为进一步加强数智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,推进“数智校园”建设,信息中心牵头建立了“数字化应用优化(整改)问题协同处置平台”。该平台构建了师生数字化应用问题的全域采集与智能处理体系,通过在线协同的方式,对问题进行溯源确认、明确责任主体、制定整改方案、整改反馈、问题销号核实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,持续优化学校数字化应用的性能、功能和用户体验。
一、使用对象
机关部处、教辅机构等各部门数字化专员或办公室主任
二、建议书受理问题范围
本平台主要受理信息系统或数字化应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,遇到的数据质量、数据共享集成、应用集成、应用功能、应用推广使用、其他等问题。
数据质量问题:主要是指数据源业务系统或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完整性、准确性、一致性和时效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。
数据共享集成问题:主要是指涉及不同系统之间数据的共享、集成和协同工作存在异常,从而导致数据无法在不同部门或系统之间有效流通和整合,影响工作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。
应用集成类问题:主要是指不同数字化应用之间的整合和协同工作存在异常。从而导致导致师生在使用多个应用时需要频繁切换登录,操作流程繁琐,影响使用体验和工作效率。
应用功能类问题:主要是指数字化应用的功能是否满足师生的实际需求,包括功能的完整性、实用性、便捷性和兼容性等方面。这类问题会影响师生对数字化应用的使用体验和工作效率。
应用使用绩效问题:主要是指数字化应用建成但未按照规划进行使用,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数字化价值。
其他类问题:指上述问题以外的其他问题。
三、填报方法和处置流程
1.问题发起。各部门数字化专员或办公室主任在发现数字化应用问题后,经调研核实后,通过网上办事服务大厅【数字化应用优化(整改)问题协同处置平台】,按“一事一议”原则填写建议书。
2.信息中心技术初审。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对各部门发起的数字化应用问题进行技术审核,核实定位问题的所属系统及主责部门,审核后提交信息中心负责人进行审核。
3.信息中心负责人审核。信息中心负责人对问题及建议整改方案进行审核,审核后提交主责部门系统管理员。
4.系统管理员问题受理。系统管理员对问题进行核实确认,若问题登记不清晰的,可以与问题发起人沟通确定,确认后应在线登记问题的原因、计划完成整改的时间,若需要协调其他人员处理,可提交本部门领导进行审核及协调。
5.系统主责部门领导意见。系统主责部门领导指定问题整改责任人,提出整改意见。
6.责任人提交整改计划。问题整改责任人提交问题整改的计划完成时间。
7.责任人整改完成反馈。责任人在计划完成时间内完成问题的整改,完成后提交整改的情况及实际完成时间,提交后由系统管理员核实。
8.系统管理员核实整改情况。系统管理员针对责任人整改的具体内容进行核实,核实后提交信息中心技术验证。
9.整改情况信息中心技术验证。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,通过后提交信息中心负责人复核。
10.信息中心负责人复核。信息中心负责人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核,改进后的措施、规范纳入学校数字化项目管理规范。
四、其他
各部门若遇到使用问题,可电话联系信息中心,联系人:李炜。